疫情中,很多中央厨房正在快速迭代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中央工厂”,从快餐盒饭到冷链鲜食、冷冻产品、鲜食产品、料理包、半成品、净菜……不再只是为企业或餐饮门店服务,而是风风火火地进驻商超,引爆线上平台,沉入社区团购,供应终端消费者。
无论在B端还是C端消费市场,全国各地建立完整供应链体系并拥有中央厨房的餐企,都别有些许“鹤立”于餐饮业的味道。
01
“给力的”中央厨房,
是否又“热”起来了?
中央厨房标准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和信息化的生产模式,以及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,使其成为“战疫”中表现最亮眼的一道风景。
全国各地具有配餐能力的中央厨房,在民生保障方面十足给力:疫情初期,高效保障各地定点医疗单位的安全供餐;复工复产复学后,响应各地政府号召和调配,继续为各类企业、商务写字楼、产业园区、学校等进行盒饭套餐的集中统一配送。
中央厨房散发夺目光彩。3月19日,商务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《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》,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,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研发线上产品,拓展线上销售,采用“社区团购+集中配送”“中央厨房+线下配送”“无接触配送”“餐饮+零售”等新发展模式进行经营。
很多地方政府领导积极走访慰问餐企的中央厨房,大力推进中央厨房建设。
在山西大同,作为多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之一,中央厨房惠民工程近日启动,据新闻报道,将按照“低成本、保基本”的服务要求,采取政府补助、社会资本承建、第三方机构运营的模式。
中央厨房会否迎来新一波建设热潮?
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是蜂拥而上的热潮,必然是新一轮产能过剩的开始。
02
从产能过剩到饱和,
某些中央厨房在疫情中“改命”?
要不要建中央厨房,从来都是更应该立足于企业自身状况。
“我自己认为,中央厨房的产生是一个团餐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下的一个产物,但不是一个必然的产物,是根据自身企业的需求。”德保集团总经理黄雷,在团餐谋“直面疫情 团餐行业的危与机”第2期线上沙龙直播中强调。
不可否认,中央厨房为餐企“战疫”提供了给力支持,尤其在团餐企业供应链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。疫情期间,像德保集团一样,通过充分利用基地+物流+配餐中心的强大供应链及食材加工优势,将损失降至最小的企业,靠的都是多年打造的供应链能力。
同时也应该看到,一场疫情,虽然改变了全国各地很多中央厨房的生存状态,但依旧是几多欢喜几多愁:
有良性运转的中央厨房,瞅准时机开发新产品,开辟新零售战场;
也有无数之前产能过剩的中央厨房,刚刚体验到产能饱和的状态,未来能否持续盈利依旧未知;
还有少数已建成并计划春节后投产的中央厨房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开工投产,陷入忐忑与焦虑……
不可否认,当下能赚钱的中央厨房很少。之前的数据显示,国内成规模的连锁餐企自建的中央厨房中,95%的中央厨房处于亏损状态。
“您要是去采访建了中央厨房的企业,很多肯定是打碎了牙往肚里咽。”某家并未建设中央厨房的团餐企业高管坦言,目前绝大多数中央厨房产能过剩。
中餐跟西餐的就餐特点、就餐场景、就餐环境本就有所不同,中餐肯定会有部分标准化产品,尤其大众餐饮,盒饭一定是与便宜实惠挂钩,但涉及到人工制作的产品一定贵的。
中央厨房的建设一定不是“拍脑袋工程”,而要做详尽的市场调研,全面考虑配送半径、产品定位、以及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等等因素。
但同样无法否认,中央厨房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,机会或许稍纵即逝。“只是希望大家做决定能够慎重一点,无论从产品还是管理上,把工作做到位,减少风险。”松乔餐饮董事长窦大海强调。
疫情带来的成品与半成品新风口,让很多餐企对建设或升级中央厨房意愿强烈。
例如,2月18日,西贝获批了国内首张食品生产许可证电子证书,着手将中央厨房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,把半成品制成预包装产品对外零售。
建设中央厨房,毕竟是几千万乃至上亿元的重投入项目,也有很多餐企对此相当审慎,甚至中止了原有的中央厨房计划。
例如,全聚德曾经拟募资布局中央厨房,疫情后根据最新披露的公告以及官方公开回应,则拟中止中央厨房项目,更关注现有食品销售业务和经营效率的提升,节省资金并减少大额项目投资,保证新冠疫情后的复工复产。
无论团餐还是社餐,在或多或少受到疫情冲击的当下,企业需要更加科学、审慎地评估风险与收益,理性作出决策与定位。
03
用中央厨房的产品
≠
一定要自建
疫情让团餐企业加速改变过度依赖人工制作的现状,也在改变着终端消费者的认知,未来中央厨房的一些标准化、料理包、半成品的研发肯定会是未来趋势。
近期一项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所做的调研显示,国内已有超过74%的连锁餐饮企业自建了中央厨房,其中超过半数的餐饮品牌在研发标准化成品及半成品。
“只是说我们未来一定要用中央厨房的这种产品而已,但中央厨房不是说每个企业都要建。”燕诚李诚在盐梅商学院的一次直播课中强调,“无论在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地域,中央厨房必然需要一定的合理布局与发展,就像小区周边只要一家餐饮店即可,却开了五家店,必然导致每家店生意都不会太好。”
在行业分工越来越细,第三方中央厨房、共享中央厨房越来越多的情况下,学会联合合作很重要。
“一定要学会去联合,去找到这个市场上做这个东西做得最专业、最好的那家企业,用它的产品就好,拿来即用,不需要投资,自身专注做好现场运营、市场拓展或管理。”某餐饮企业董事长认为。
04
建个能赚钱的中央厨房?
先从少跳坑做起!
不了解中央厨房,更不知道有哪些坑,仅仅看到政策风向,就盲目杀进中央厨房市场,尤其要不得。一旦政策风向或相关领导发生改变,或许会遭遇致命打击。
当然,企业发展有自己的路径和方向,对于审慎决策、计划建设中央厨房的餐饮企业来说,更多思量的,是怎样少跳坑,建一个能赚钱的中央厨房。
一、先有市场,再有中央
“一定是先有市场,再有中央厨房,千万不要建设完中央厨房后去找市场。”某餐饮企业董事长强调,“有渠道有市场,有销量保障,相对来讲中央厨房建设的风险一定是低的。尤其是这些渠道和市场能够是掌握在自己手里。”
那些已经做到规模化的连锁餐饮企业也是如此,之所以更容易完成零售业务的冷启动,很重要的一点是,他们拥有众多的线下门店,使其零售产品拥有天然的品牌认知度。而且,利用中央厨房系统,他们积累了很强的菜品研发生产能力,自身又具备成熟的食材供应链和面向自身餐厅网络的物流配送能力,所以能快速发力。
此外,中央厨房如果专注于学生餐市场,既要看到其规模化、标准化的生产,也必须考虑到,市场单一情况下,学生们一年在校时间基本是180多天,而中央厨房的运营,则涉及到人工成本、水电原材料成本、监督成本、制度管理要求高等等,如何拓展多元化市场,摊薄成本的问题。山东泰安腾达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超认为。
“没有市场,不要建工厂;没有规模,不要建工厂。”中国安全食品研究院/众联(中国)中央厨房研究院院长冯德和说。
他强调,一般情况下,考虑是否能建中央厨房,至少学生餐规模要在5000份左右,连锁店餐饮有10家以上的连锁店铺在一个同一个城市,日销售量在2万-3万元的销售额,而且品种集中,易标准化、易物流配送,地价和地段符合标准,才可以。
二、科学规划,勿求大而全、一步到位
“挖的坑越大,填起来的时间越长。”
怀抱中央厨房梦,不顾资金实力,求大求全,立志要建成当地标杆中央厨房,多品种、全覆盖,往往在实现让同行不可复制的小目标之前,已经跳进了大坑:资金越投越多,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。
同样,刚起步的中央厨房,购买设备时切忌一步到位,或者建设全自动的自动化中央厨房,留有一定余地和空间更为明智。
自动化程度越高,就要求你的产品要越有量”,达不到的情况下,会导致后期无法柔性化生产,导致产品单一,或者因为产品调整,导致高大上的设备闲置,造成浪费。
三、规模效益的前提,是精细化管理。
“产品的标准化和管理的精细化是中央厨房的核心。有一个做不到,都有可能把自己掉到坑里。”某餐饮董事长强调。
规模效益的前提,是精细化的管理。如果中央厨房的管理混乱,则规模越大越费钱,因为很多成本渗入到了生产过程,浪费增多,成本提升。
“在别人恐惧时贪婪,在别人贪婪时恐惧。”股神巴菲特如是说。
无论风向怎样刮,建设中央厨房,始终是需要全面考量,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作出审慎决策,才能真正抓住机会,稳步发展。